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脱离中国化的日本企业,背后原因令人唏嘘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关注: 时间:2022-02-28 14:31

数年之前,国人前往日本,飞机落在当地机场,都免不了在当地免税商场开启“买买买”的旅程,从牙膏到电饭煲,从各类速食到智能马桶盖,大包小包,猛如虎的购物操作甚至让当红经济学家也忍不住为此撰文。

中国消费者一度热衷日系产品,甚至拉动了多年低迷的日本GDP的增长。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逆转。

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民族品牌崛起,从快销食品到重工业产品,从高科技制造产业到服务业,民族企业凭借不俗的品质与高频的推陈出新,与日系商品在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不断取得胜利。

国潮澎湃,国货自强。

相形之下,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屡屡败走,十分失意。

在中国市场上多年未出新品的三菱汽车已官宣,将削减在中国等大型市场的业务。

在2021年7月初的通告中将中国香港“恐袭”凶徒称为“不幸逝世”,并对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引发中国网友强烈愤慨,致使企业形象崩溃,产品在国内市场全面下架的维他奶,其背后最大的股东是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也是日本举足轻重的企业。

不止如此,日企对于食品安全这条最基本的红线也没守住。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披露,在9款米制面食检出砒霜,日清食品的出前一丁鸡肉味即食米粉就名列其中。不知道将即食米粉作为日常主食的众多香港市民,在听闻“每天都在进食砒霜”的确切消息后做什么感想。总之,日清食品在消费者心目中信用破产,多年以来积累的口碑就此灰飞烟灭。

事实上,知名日企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令人失望,不只是“无心之失”这么简单,其背后真正的原因值得人们细细思量。

 

中国消费者并不重要

改革开放至今,日本企业纷纷进驻中国,曾给中国带来了投资和一部分较为先进的制造技术,在创造了一批就业岗位。然而,日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远不及中国消费者对日系产品曾经的热情。

众所周知,桑塔纳汽车是中国与外方合资生产汽车的开山之作,是曾卖到脱销的“国民车”。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市场此前给过日本丰田汽车合作机会。

1984年,中国大陆市场拟以与发达国家厂商合资方式,引进轿车生产技术与车型,第一家试点即选定上海汽车与颇受大陆人青睐的丰田汽车接触。但丰田汽车却以中国大陆尚未达到生产轿车的经济发展水平为由拒绝合作。这才有了德国大众拔得头筹。

每次提及此事,日方厂商的解释无非都是:“当时欧美市场需求旺盛,实在无暇东顾。”但实际上,为了在欧美市场站稳脚跟,日本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在欧美市场上摸清了消费者对营销、设计与公关的喜好套路,谨守当地市场规则和用工法律,为企业在欧美市场上树立了守信、节俭、谦虚、耐心的形象,这才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好感和信赖。

已有国内产业专家指出,日企当初拒绝中方抛来的绣球,真正的原因是不愿意为急需汽车制造技术支持的中国市场雪中送炭。反观如今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失意”,一点也不令人意外。

不只是重工业门类,在轻工业的快消品门类,日企对中国市场也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日清的“懒人泡面”一度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零售额和销售量在中国整体方便面市场的占比分别为2.8%和1.4%,也算占有一席之地。

日清也曾有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做大的想法,行动上却止步不前,心猿意马。资料显示,日清与华龙有过合资,试图依托华龙的生产及渠道销售其方便面,然而因合作机制、利益兼衡等方面的问题,双方分道扬镳。与中国企业尝试合作都不成功,日清近两年才开始独立建设新厂。

相对于民族品牌的爆款频出,日清在中国市场产品虽有经典之作,总体却乏陈可善。掐指一算,这家老牌日企进入中国已有35年左右,但一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在被香港消费者委员爆出“砒霜丑闻”后,日清既找不到“合作伙伴”背锅,也没有做出及时澄清或者回应,完全漠视国内消费者的反应。如此看来,或许,中国市场对日企来说,真的不重要。

 

中方员工有受歧视感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不少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人才时应对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

有人这样评价: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内部工会,是日本企业与员工建立深厚感情的磐石和基础。二战之后,日本企业正是凭着三大法宝,让老一代的日本员工忠心耿耿,跟着企业一起奋斗、成长,创造了经济奇迹。

反观日企对待中国员工的态度,与其对待本土员工的表现上有天壤之别。殴打中国员工、肆意对中国女员工脱衣搜身、逼看色情片,强奸中国女员工的事件多次被媒体曝光,引起公愤。

凤凰卫视名记者闾丘露薇就曾报道过“湖北女工日本遭虐待”事件。当事人以研修生省份前往日本务工。在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超高强度、超时工作只能换来相当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工钱。有女工因为不堪重负从工厂出逃,竟然被日本雇主打到骨折住院。

令人愤慨的还有扇耳光事件。深圳罗湖区建设路的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一课长胜部聪史(中文名),毫无缘由地在工作中扇了中方员工耳光。侮辱性行为当即引发该行50余名中方员工的抵制,他们愤怒地立刻停下手头工作,向行长及打人者讨要说法。这位日本课长见众怒难犯,只能辩称“自己一时心情不好”。

2014年,日本电子巨头松下集团宣布,将向外派中国的员工发放污染津贴。津贴以中国部分城市高水平的PM2.5值作为依据,补偿严重的空气污染对他们的身体危害。不过松下明确表示,中国籍员工不在补贴之列,“因人而异”的做法深深刺痛了中国员工的神经。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北京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在对中国的37家日资企业从管理人员到一线工人的6478名中国员工进行调查采访后,合作完成了《中国员工对日资企业(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的评价》研究报告。报告开头直接指出:“调查的结果非常明确:中国员工在日资企业的‘满意度’不仅很低,而且低到了使人吃惊的程度。”

调查人员发现,中国员工对日本人的否定性印象除了历史原因,还包括“日本人的知识面不广”“考虑员工的需要不多”“对日本人摸不透”“过于小气”“主要是为了钱”“不太了解中国的情况”“有被歧视感”等多重问题,这些负面因素不时地侵袭中国职工的心灵。不少员工在访谈中直接表示出了考虑跳槽的意愿。

 

本土企业不愿与之合作

日企在中国市场上的差劲表现,仅仅是因为日企对于中国消费者的调研不到位吗?只是因为在一波接着一波的技术变革、消费市场变化的浪潮中,被磨掉了锐气和危机意识这么简单吗?

从来不是。

中国消费者不重要,中国员工不重要,无怪乎,日本大卖的无印良品到中国就卖不动,日本第一果蔬汁品牌可果美在中国市场上都不曾盈利,日本最悠久的汽车品牌三菱在中国得不到市场认可,号称“方便面鼻祖”的日清产品被查出有砒霜后还要对方便面涨价。

日企也试图走捷径,希冀通过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搭一搭国内产业快速发展的顺风车。然而,缺乏基本的诚信意识,不守基本的商业规则,日企与中国合作伙伴屡屡传出商业纠纷,让曾经的合作企业和中国本土客户“寒了心”。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曾对日本住友、三菱机电等开出过中国反垄断调查以来开出的最高金额罚单。发改委认为,这些日企违反了中国《反垄断法》规定,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不正当的影响了中国相关市场价格,损害了下游制造商的合法权益和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环球舆情调查中心曾联合日本《日本经济新闻》、韩国《每日经济新闻》分别在中日韩企业家中间展开调查,其中,逾七成日本企业家表示愿与中国企业加强合作,但多数中国企业家表示不愿意。其中,57%的中国企业家选择与日本企业“尽量避免合作”或“完全不合作”。

 “敬人者,人恒敬之”。鲜有敬人之心的日企,在中国市场上屡屡败走是必然结果。

 

 

 



广告加盟 QQ:838869911 邮箱:8388699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