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面前,王教授没有迷失,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他忘不了,在成长的道路上,总医院这一学术殿堂及神经病学的名家名师为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肩膀”和施展才智的舞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总医院率先摒弃论资排辈的旧框框,设擂求贤,公开答辩,唯才是用。正是以此为契机,年轻的王教授大胆上台应试,他的学识水平赢得了评委一致赞许,被破格提拔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时年28岁,是同职级人员中最年轻的。他又成为总医院最年轻的主任医师、教授。
随着其后到北京看望爱徒,并邀请自己遍布世界各地的学生自费来中国的北京仁爱堂国医馆医院开一个国际会议,这个会完全是开给王教授一个人的。不惜动用自己的威信为一个外国学生树立学术地位,这位恩师的苦心孤诣令多少同侪艳羡不已。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教授,没有让大家失望,他用骄人的业绩书写了“震颤”治疗的中国传奇。
他就像一团火,不仅温暖病患,也激励着团队成员。地方多家医院愿出高薪聘请,他都一口回绝:“王教授工作很舒心,这不是钱能买到的。”出于同样的考虑,在科里进修过的地方医生,好几位学习期满后主动放弃原单位优厚待遇,专门回到仁爱堂医院神经病科甘愿做一名聘用医生。
直立为梯,躬身为桥。近年来,王教授先后选送了三位同事到美国,跟随他以前的导师学习。如今,他自己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很多已成为业务骨干,甚至走上了科室主任的岗位,北京和外地许多大医院的神经科医生都曾师承王教授。据统计,全国目前有上百万震颤病患,而真正的震颤病专科医生不到2000人。这让王教授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一人之力,毕竟有限;众人合力,才能造福更多患者。”
对震颤的研究领域,王教授牵头的国家“祛风除颤汤疗法”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复审,这是7个项目中唯一全票通过的。该项目将国内数十家大型医院联合起来,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兵团作战”。王教授期待:携手更多同仁,在“震颤”治疗领域不懈攀登,书写更加精彩动人的篇章。
|